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用汗水浇筑梦想,用奋斗谱写光荣,用劳动托起中国梦。
五一劳动节之际,让我们一起敬劳模、学劳模、争当劳模,一起走近一线劳模。
3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赵谦,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南京玻纤院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业30多年来,赵谦一直耕耘于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制造及产业化。他立足转制院所发展定位,探索建立南京玻纤院“12345”发展思路和“六化”实施路径,积极打造产业发展、行业服务、创新孵化三大平台,创立“四个六”工作机制和“三线两总”管理机制。他注重在前沿技术领域大力提升竞争能力,使院重大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变为“并跑领跑”,带动了相关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移,航空发动机用编织复材风扇叶片方案成为国产大飞机发动机主导方案,一系列国家重点型号用特种织物为国家国防军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许芬,中材国际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天津水泥院授衔技术专家、装备中心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工作30多年来,许芬一直潜心致力于物料粉碎领域技术研发工作,在开发研制高效节能大型装备、促进粉碎技术进步方面成绩卓著。作为天津水泥院学术带头人,他常年扎根一线,坚持不懈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大TPR系列大型辊压机、TRM大型矿渣立磨及TLS系列高效选粉机等技术装备的创新和发展,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专利、多项省部级奖励,其多项研发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天津院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建材行业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葛承全,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葛承全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主持过100多条玻璃生产线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咨询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技术业绩和成果,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7家集体、14名个人荣获省部级表彰
济宁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2012年以来,济宁中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创新发展战略,以市场化为导向,建设余热发电、骨料厂、机制砂等项目,着力构建“水泥+”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转变身份、谋求生存、企业发展、扭亏增盈、提质增效”,实现了从外资企业到中央企业的华丽转身。七年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26亿元,利润2.78亿元,上缴税金1.54亿元。
成武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2019年初,成武中联通过整合业务板块,锤炼打造公司新的产业链条,水泥、商混、砂浆三足鼎立之势初步形成,砂浆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蓄势待发、形势可期。积极投身“蓝天保卫战”等大型环保公益事业,不打折扣执行环保部门下达的停限产指令,在让渡经济效益推进环保整体效益提升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
近年来,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按照“减量置换”原则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应用二代干法技术实施异地改建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并配套建设一座7.5兆瓦纯低温余热电站,已于2019年3月建成投产。
宁夏赛马宁东分厂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
近年来,宁东分厂明确和细化各级管理责任,加强各环节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每周组织进行设备及环境综合大检查,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责任人,对未及时整改的纳入月度考核。对各生产班组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薪酬分配合理、公平、公正,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学、赶、比、拼”的良好氛围。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热工分公司荣获2019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
热工分公司以技术创新带动专业设备转型升级为目标,专注于烧成设备的节能降耗和质量提升,用“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模式,为业主提供个性化的技术优化系统解决方案,用专业的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引领行业技术进步。2018年,实现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2%。
中建材凯盛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中建材凯盛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以机器人研发、设计、制造、集成应用、服务为核心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中心;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成员单位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单位;是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多次获得国家、行业及上海市科技奖励。
中国建材工程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中国建材工程以创新引领为主线,以工程服务和智能制造为主业,全球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稳居90%以上。新能源工程领跑全球,智慧农业工程创新中国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模式,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共申请专利1535件,其中PCT国际专利22件,发明专利772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连续多年跻身美国《ENR》全球顶级工程设计咨询公司200强,2017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企业排名第6,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李金刚,南阳中联生产技术部电气维修班长,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李金刚同志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岗位技能。2018年,在“华威杯”河南省建材行业建材设备维修电工、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电工类竞赛第一名。
李建军,天水祁连山水泥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李建军长期工作在企业一线,坚持不懈推动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和安全工作,坚持“党建帐”“经营帐”合成“一本账”,数十年如一日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廉洁奉公、锐意进取,在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素质提升、队伍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多次被评为双文明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韩进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特种纤维事业部三级工艺工程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韩进华多年来始终坚持在生产一线,工作中踏实、认真、勤恳,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特长,积极投身生产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研究、提升等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李小勇,山东工陶院陶瓷膜事业部副总经理, 山东省“轻工纺织行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完成高温气体净化用碳化硅质陶瓷膜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打破了该产品的国外垄断。主持年产10万平方米高性能陶瓷膜组件生产线建设工作,实现该产品生产设备国产化。参与开发MBR水处理用大尺寸陶瓷平板膜产品,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主持年产25000平方米陶瓷平板膜生产线建设工作,顺利实现了平板陶瓷膜的规模化生产,抢占行业先机。
栾强,山东工陶院院长助理、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山东省“轻工纺织行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0年以来,栾强负责工陶院军品研发和生产工作,先后为50余个武器型号提供产品配套,完成了多个急难险重的军工配套任务,多个项目获省部级奖项和建材集团技术创新奖。作为新材料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获评中国建材集团“五好党支部”,真正实现了党建经营齐抓共管,相互促进。
赵小梅,巨石集团九江钙业有限公司工艺员,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作为技术骨干,赵小梅掌握产品化验检测、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带领立窑生产班的全体员工,确保原料的正常供应,从未出现任何差错。2018年,巨石九江钙业公司建设5万吨玻纤级氧化钙生产线,赵小梅带领生产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工程建设上,实现最短时间达产达标,荣立三等功。
赵永团,邓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海营水泥部电气值班长,河南省“劳动模范”。
作为电气值班长,赵永团完成磨机系统四台收尘风机变频、两线磨机选粉机电机变频改造、两台循环风机高压电机变频改造等,以及高低压电容补偿改造、磨主电机进相器改造、工厂线路改造,每年节约电能十几万度。对水泥库放料系统进行电气改造,使老设备重新焕发青春,产生了大量经济效益。
姬海军,南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电气主管,河南省“劳动模范”。
2014年,姬海军同志在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和省建材协会共同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中勇夺电工类第一名。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建材行业技术能手、全国建材行业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牛晓明,淅川中联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河南省“劳动模范”。
建厂至今,牛晓明团结带领淅川中联全体员工,创新经营、务实拼搏,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经营业绩蒸蒸日上,连年被授予“淅川县突出贡献企业”称号,2014年荣获“南阳市十大纳税高增长企业”荣誉,2018年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绿色工厂”。牛晓明个人被授予“南阳市优秀企业家”、“南阳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裴忠亚,鲁南中联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山东省“劳动模范”。
裴忠亚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安排和部署,认真履职,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狠抓生产管理,从生产终端入手形成倒逼机制,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既定的生产管理和指标控制,促进了经营目标完成。严格检修质量,提高设备精细化管理,主张着力提高设备检修的预见性,严把检修质量,全年计划性检修20余次,对主机设备维护保养600余项,有效消除了设备隐患。
郁国强,泰山中联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山东省“劳动模范”。
郁国强作为泰山中联现场生产及技术管理的负责人,始终坚持以厂为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获得公司上下一致好评。在本职工作中,他注重工作质量与效率,求真务实,一丝一苟,刻苦钻研生产管理、技术创新,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作出了积极贡献。被中国水泥协会授予“2014年全国水泥企业优秀总工程师”称号。
房建宾,北新建材石膏板故城厂电气主任工程师,河北省“劳动模范”。
作为一线技术骨干,房建宾先后承担石膏板产线脱硫脱硝系统、原料二步煅烧系统、大板分切工艺改造等多项工作,为公司节约资本支出百余万元;主导完成了干燥机自动控温系统、基于恒定料浆温度的干燥节能控制系统、石膏板产线节电系统,申请专利16项,已授权5项,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德刚,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山东省“劳动模范”。
张德刚多年来奋斗在玻璃纤维生产与研发的第一线,参与了国内首条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的建设投产,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企业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泰山玻纤的二次创业和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王洪升,山东工陶院新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山东省“劳动模范”。
作为山东工陶院新材料事业部陶瓷透波材料学科带头人,王洪升先后主持承担科工局军品配套项目、“十二五”规划项目、总装预研、共性技术等纵向项目近20项,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高端装备等领域。先后获得4项国际先进水平、3项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鉴定;申请30多项国家发明/国防专利,授权18项;完成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2项,在研5项。